【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張家灣設計小鎮年底開園 老舊制衣廠將變身“網紅打卡地”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崔舒飛】12月16日,“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訪團隊來到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張家灣設計小鎮。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目前園區已累計承接106家企業,首期兩棟樓宇實現交付使用。本月底,五大重要板塊之一的北京未來設計園區一期園亮相,首批企業將正式入駐。
張家灣設計小鎮(原張家灣工業區)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占地面積約5.4平方公里,緊鄰行政辦公區、環球影城、張家灣古鎮和城市綠心,距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僅一小時車程,是匯集了包括行政資源、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于一體的設計產業承載區。
為打造“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園區堅持規劃引領,著力構建“雙軸引領、一核驅動、聯動拓展”的空間結構,形成“一心三區”的產業布局。張家灣設計小鎮集聚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等高精尖產業,凝聚智慧產業硬核驅動力,吸引全球化人才,重點打造“智慧、節能、綠色”的中關村城市科技特色產業園區,積極推動傳統老工業園區向現代科技園區轉型升級。
來到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先行“旗手”——北京未來設計園區(銅牛地塊改造項目),記者在曾經的北京銅牛廠制衣車間內看到,前有富有科技感的透明玻璃巨幕上映著遨游深海的藍色巨鯨,旁邊零星種著三棵元寶楓,陽光透過玻璃房頂照在地上,厚重的工業風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讓整個空間散發出“未來”氣息。
作為副中心*EPC項目,園區在建設中打通了設計與施工環節的壁壘,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運營”,預計年底完成辦公樓和2號廠房約10000平方米建筑的裝修、改造升級工作。據該項目經理、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場拓展中心副主任郭少山介紹,改建項目往往會發生實際情況與原設計圖紙不一致的問題,而EPC模式的優點在于高效溝通和靈活方案:郭少山作為設計師“工頭”,與承建方北京建工集團的項目經理一起在工地“就地拿方案”,做到設計和施工“無縫對接”,極大提高施工效率。
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將打造“邊玩邊辦公”的全新工作模式,對現有食堂、鍋爐房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咖啡廳、書吧、泳池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僅將工作與休閑緊密結合,也給將來舉辦模特秀等公共文化娛樂活動打下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工程并非簡單的“推倒重來”,而是在尊重現有園區規劃格局、建筑空間和工業風格的基礎上,增加時尚設計元素和現代科技風格,先行呈現未來設計院、小鎮運維中心、小鎮城市廣場、全日餐廳、禮士書房、智慧公寓和未來科技之塔等標志性場景。未來,這里將成為智慧、富有活力的網紅打卡地,工業遺產與城市更新運維的“樣板示范間”,帶動周邊創新發展。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