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7月16日電 (記者 唐貴江)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應用場景16日正式開始試點,廣東是全國五個試點地區之一。
上線首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的指導下,中國銀行廣東自貿區南沙分行成功利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為一自貿區企業辦理了一筆552萬美元的外債結匯便利化真實性審核業務,標志著該項試點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落地。
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是指在確保資金使用真實合規的前提下,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將資本金、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項目收入用于境內支付時,無需事前向銀行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該項試點政策2018年在廣東自貿區試點以來,受到市場主體的廣泛歡迎,并于2020年3月復制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
為更好地推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落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上建設了真實性審核應用場景。該場景通過建立銀行、企業和監管部門間的業務信息交互核驗機制,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相關信息不會被篡改,留痕備查,確保了試點業務真實合規。同時,線上實時完成核驗,改變了現有的人工線下對發票進行真偽鑒別的低效工作模式,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近400家企業辦理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對外支付金額超44億美元。
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真實性審核區塊鏈應用場景將更好地推動該外匯管理改革措施有效落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廣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應用場景試點,強化金融服務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改革開放引領帶動作用。(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